| 去去高雄 |
節氣食旅 冬至台日跨國企劃(高雄 / 宮崎)
料理課現場側寫05 _ お雑煮,運用了台日年節食材的跨界混搭。
御雜煮(お雑煮),是日本傳統的元旦料理,在新年第一天,把供奉給神的豐收食材,煮成一鍋豐盛、暖呼呼的年糕湯。象徵在受到神的照顧下,豐盛地迎接新年。年糕(もち)下鍋之前會先烤得酥酥的,因為是可以拉長的食物,不會容易斷,象徵自己的目標啊、夢想啊,不會容易放棄的意思。
有紀子老師運用了高雄地產的海鮮和土雞,重點是加入了用美濃白玉蘿蔔醃製三年的老蘿蔔乾來燉湯,湯頭相當清甜迷人。美濃的老蘿蔔乾是用「養」的,有人一養就是二十年,每到冬天較為乾冷時隔還要從甕裡拿出來日曬整理,曬到水份被吸乾變得黝黑瘦小,一斤可以叫價到六千台幣,是正港嬌貴的「黑金」吶!
特製的年糕烤具老師也是專程從日本帶來,架高的烤架可避免白胖的日本年糕因為直接接觸火燄而過焦。慢慢地烘、慢慢地烤,年糕受熱後開始膨脹,在烤架上發出嗶嗶啵啵的聲音,好像在跳舞,盛好湯料後,慎重地把飽滿年糕沉入湯中,上頭再放一把連根一起水燙的幼根菠菜,這是某些台灣家庭年夜飯桌上必定出現的「長年菜」,連根一起吃和日本人把年糕拉長具有相同意義。也因為聽有紀子老師說,日本人並沒有長年菜這樣的吃法,因此她也感到新鮮有趣呢。
#去去高雄